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,母猪由集体(生产队)饲养。苗猪大多供应给生产队农户饲养肉猪,在满足本队饲养外,如有多余苗猪一般调剂给本大队(本村)其他生产队农户饲养。极少数生产队将多余的苗猪用农船载至盛泽、震泽、平望、新塍等附近苗猪市场出售。
80年代以后,政府允许农民家养母猪,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养猪积极性,出现养猪高潮。1983年,坛丘乡在大熟村第一组新建苗猪市场,市场只收取管理费及苗猪的防疫费,具体价格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。1984年,坛丘全乡饲养母猪2345头,肉猪22488头,是年,苗猪成交量1万多头,成交额100余万元。1985年饲养母猪增至3131头。
1998年底,溪南村在溪南大桥南堍东侧建造华东苗猪市场,投资10万元,建筑面积250平方米。市场建立后,苗猪销路较好,获利也较可观,大大提高了农民养母猪的积极性。是时,溪南大队大多数农户养起了母猪,甚至有的农民一家养了几只母猪。1999年后,由于购苗猪的顾客直接到养母猪农户家购苗猪,苗猪市场生意逐年萧条,最后因建厂房而关闭市场。